目前分類:站在這裡看台灣(觀察報告) (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昭和12年(1937)台灣總督府設立國民總動員本部,
同年台灣人軍夫首度被徵調赴中國戰場,
這張公告裡要出征軍人的家屬及民眾,
於出發日要攜小國旗夾道恭祝。


燁子外公的新兵訓練日記。


動員集結的情形。


類似軍務的集結,
何種任務待查。


1940~1946北投由庄升街,
二戰期間北投街台灣人(皇民化改日本名)出征軍人。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在我的記憶裡只有新北投火車站,
老媽說新北投以前有公路局車站。


公路局新北投站的位置是現在北投公園旁的7-11超商,
照片左邊就是新北投火車站柵欄。


非常難得的公路局草山站。














屬北投區最北的關渡國校站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北投溫泉場天狗庵繪葉書/昭和5年鳥居濟生堂發行


日人平田源吾1896年於新北投開設台灣第一家溫泉旅社。
站在北投溪溫泉瀧上的平田源吾(中間老者)。


溫泉旅社天狗庵花圃(圓圖內為平田源吾)。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現代讀本第三卷第五號/日本文藝社/昭和32年(1957)。


1945年8月第25隊第4艇震洋隊員攝於北投公園拱橋。

二戰末也是台灣光復同年(1945),日本特別攻擊隊「震洋隊」第102、105部隊基地設於江頭(關渡),其中第105震洋特攻隊還有十多名台灣志願兵,同「神風特攻隊」一樣,都是自殺部隊,戰末時日軍節節敗退,兵員死傷慘烈,最後連16、17歲的少年都要上戰場。「神風」是以飛機做自殺式攻擊,而「震洋」是將爆藥裝於艇首,用高速撞擊敵方艦艇,同樣慘烈。
這群少年兵於任務前於北投公園攝影留念。感慨出生的時代,青春瞬息凋零。


北投公園及公共浴場興建者台北廳長井村大吉像前留影。


北投公學校校長遠山巖屋舍前。


北投溪溫泉瀧前的震洋隊員。

照片出於:
人間兵器震洋特別攻擊隊/震洋會編/国書刊行會/平成2年出版
感謝「複國會」陳大宇先生提供此書。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日治時期昭和16年(1941)推行皇民運動、奉公會、襲擊珍珠港,
北投地區的各項繳納稅費的單據。




各式單據的局部。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光復時一直都有財產變更及清查,
這時的行政公署於縣市鄉鎮皆設有「清理委員會」,
辦理所有物的新價值。


民國38年〝通貨膨漲〞(官方說法),
四萬元舊台幣換一塊錢新台幣,
許多有錢人叫苦連天,
沒錢的人更不知要如何生存了。

而現在物價節節上漲,
是否將再重現舊時的情況咧?
另人擔憂。


民國37年台北至北投的計程車資要21500元。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出於:台灣國立公園寫真集/岡田紅陽 攝影/昭和14年出版。


於彰化驛集合出發。


登山途中。


終於到了,這裡是東亞第一高峰新高山。


萬歲!萬歲!萬歲!(日本人最愛來這套,有圖為證。)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民國66年溫泉費通知單。


民國60年溫泉使用費收據。


民國57年溫泉使用費收據。


民國44年溫泉使用費收據。


民國42年溫泉使用費收據。


民國36年溫泉使用費收據。

跟水費一樣的溫泉使用費,
台灣除了北投外別處沒有的。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網路留言是小草轉寄的,
覺的很不錯,
特別轉貼跟大家分享,
原留言刊於:http://blog.chinatimes.com/chou23/archive/2006/03/04/44274.html?page=4#FeedBack
而這位署名「仍在遊戲」先生,
燁子仍在努力聯繫中,
先斬後奏貼他的留言還是希望他的允許。


2006-03-05 06:16 by 仍在遊戲

看完這兩天的台韓、台日大戰,心中覺得很鼻酸。不只是棒球運動,台灣的各行各業都有著致命的病源:短視。這當然不像 SARS 風暴一樣會立刻造成社會嚴重動盪,但若長期以往,台灣活力將會慢慢枯萎終將窒息。

不知為什麼,我心中突然回憶起約六年前的一個往事,看官們不曉得能不能看出我這親身小故事和今天台灣棒運處境的關連。

當時,我剛退伍。本著對電玩娛樂產業的熱忱及自身所具備的軟體發展專業技能,我前往一家看似有著不錯潛力的本土電玩軟體開發商進行面試,希望能有機會得到產品企畫的職務。當時與我進行面試的是這家公司的企畫部資深經理。面試時,他把我的履歷表來來回回看了幾次,然後皺著眉頭問我:

「像你這樣的國立大學畢業生,為什麼不去科學園區工作,要來幹遊戲軟體開發這行?」

我聽了後,頓時啞口無言。「如果你認為我還算是個人才,當我有意願與你一起打拼,難道不值得你高興嗎?」我心想。

那位經理接著說:「你一定是想:有朝一日要能做出像"太空戰士"或"特工神諜"系列的經典作品吧?如果是這樣,你實在是大錯特錯!我看你也是個內行人,我就跟你講明白吧:幾乎全台灣的本土電玩商的政策就是:用已經完成的程式架構,不斷地換上新的故事流程後,稍微加工便成為新產品。只要多花點心思在宣傳上,平均大概就可以賣個一兩萬套。這其中的利潤,差不多剛好可以支付後面一兩年份的員工薪水,直到另一套 "新產品" 的完成。所以,去年我們公司推出 "四國演義" ,目前我們正在開發 "火滸傳" ,因為架構幾乎相同,大概再過幾個月就可以上市了。你如果想要公司投入更多資金及時間開發所謂一流的產品,就算我同意,老闆也不肯。這樣做太冒險了。我們挺講求 "快速資本回收" ,你能瞭解嗎?」

我聽到這,已經心如槁木。這位很坦白的經理最後還給了我一些很坦白的資訊及建議:

「我覺得你還是去科學園區找個三四萬月薪的工作比較好。我這邊的企畫,工作其實很簡單:去翻翻歷史小說、弄出個劇本,然後把劇本打字進已經設定好的電腦資料庫內就行了。說實話,與其注重企畫人員的創意及溝通執行能力,我還比較在意他們的打字速度!我們員工的薪水我不方便跟你透露太多,不過很誠懇的建議你:去科學園區對你會好得多!老實說,即使我現在用你,我也不覺得你會在我們這公司待得久。」

我聽完後,稍稍整理一下思緒,慢慢地起身、道謝後離開。

已經六年了,我不曉得遊戲軟體開發產業是否有所進步,但是我卻看到同樣的短視心態在各行各業間未遭到任何抵抗地蔓延。職棒界,從球迷、經營者、教練、球員、贊助廠商,大概無一不犯此惡疾。

我實在不想舉國外球星與球隊的狀況來做比較,但是我實在找不出國內有何球星與球團能在精神與實務層面與之抗衡。以日本看板球星鈴木一朗為例,他現在已經揚名立萬,但是各位有看到他對每場球賽的專注力及每天場下持續的苦練嗎?如果把一朗從成名前到成名後的現在的訓練量加諸在任何國內球星的身上,有多少人在精神與體力上負荷得了?「技不如人」應該是更嚴格的精神、肉體、與制度創新磨練的起點,不應該是自我解嘲的終點。

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在這邊發表意見、對棒運發展失望的人,其實手中都握有著小小的選擇權,不一定與棒球相關,但是只要對這小小的選擇權有體認與堅持,久而久之,社會風氣與民族性是可以改變的!

想想看: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已經是組織中的中低層幹部?多少人手中已經握有小小的決定權?我們可以從我們自己先做起,改掉短視的習性,用這小小的決定權做些小小的正確的改變。我們可能可以幫公司雇用些真正有用的人、可能可以幫公司同仁訂購好吃健康的便當、也可能可以堅持底下所負責的組員一定要繳交沒有錯別字的報告。這些決定或改變現在雖小,但是至少可以保持讓我們的心不至於隨著年紀增長或上頭的無能而死去。老幹部們遲早是要交棒的,如果屆時我們心還未死,我們就有能力作更大更正確的決定。而當初我們還是小幹部時所做的小正確決定及提攜的小人物,就能讓整個組織及社會往更好的方向走去。

我不喜歡謾罵。我只知道大家應該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做些能力所及對長遠將來有好處的事情。我認為大家不應該因 "不差我一票" 的想法就不去投票或不仔細篩選理想的候選人,因為這些人將來就會主導許多重大的政策,包我們所喜愛的棒球。我知道大家今天明天的作為不會對後天大後天的社會有任何幫助,但是我相信隨著年紀及職位的增長,小小的理念及堅持可以慢慢傳出去終至改變整個社會。

如果各位相信台灣的高齡、高層各級幹部已經僵化,那再多的口水也喚不回他們的心。我們這群年紀不上不下的人,不應該老是花心思尋找「誰是下一個台灣希望」然後感嘆「台灣沒有下一個希望」、「我們技不如人」。我們應該體認到「我們自己就是台灣新希望」。就像我之前所說的,體驗到「技不如人」不應該是終點,這種體認應該只是個起點。我們要努力讓自己的心不死,在等待老一輩凋零的時間裡,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只要保持自己的信念,等機會來了,發光發熱將不會只是空頭夢話。

那麼,以棒球為例,我們真的如一朗所說,要三十年才能追上?我不這麼認為。孫逸仙先生老早就講過:「余觀現代之勢,近百年之發展勝於過去千年,近十年之發展勝於過去百年。」隨著科技及教育的普及,任何有新發展的領域,只要有心有認知,大多是很快可以趕上的。在那個混亂的十九世紀末,明治維新運動花了近五十年的時間使日本成為超極強國,二次世界大戰後從廢墟中重建,也不過又是另一個五十年。南韓從先前經濟大崩盤中重新站起成為欣欣向榮的強盛經濟體,也不過就花了十年時間。台灣不是已經成為半個廢墟的伊拉克,也不是內部陰謀洶湧的菲律賓,我實在看不出任合理由我們需要花上三十年來改造社會風氣。

我只希望,
大家善用手中的小小決定權,對任何事,做出小小的正確決定。這樣,我們是可以慢慢將社會引向我們所希望的方向的!


最後這一句我覺得好棒哦!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5年沒來溪頭了,
森林裡搭起一座空中走廊。


川梭於樹梢 感覺很新鮮。


遠離塵囂 山林真好。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日展覽解說結束後上山找摯友小草,
近期小草又發現一條超棒水圳,
虹燁倆應該是小草第一個帶領尋幽的吧!?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民國49年新北投溫泉旅館邀請函。


民國50年新北投溫泉酒家明信片。

風花雪月的溫情時代。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7號的北投社區報一位林泉里里民說:

三天前我路過台銀舊宿舍,發現有四位日本年輕人,

其中一人手拿著封面印有台灣兩大字的旅遊書,

在圍牆外探頭看著破爛的房子、荒蕪的庭院,

且頻頻對照著旅遊書,只見他們一臉茫然的彼此交談,

不懂日語的我,猜想他們一定說:「這是古蹟嗎?我們沒走錯吧?」

   
其實這也不是我第一次碰到,在寒暑假中,

常會在路上看到爸爸媽媽帶著小孩按圖索驥尋找台銀舊宿舍的情形,

也曾多次被問過「台銀舊宿舍怎麼走?」

只是沒多久就會看到他們頗為無奈的往回走,

看來這下子作業恐怕無法完成了,孩子挫折,父母擔憂,孰令致之?

  
我希望在這個古蹟沒有修復之前,
文化局能具函知會各出版社請他們不要介紹這一景點、
通知學校不要將此景點列為學生的作業,
並在台銀舊宿舍門前面立牌,
向觀光客說明無法修復的原因並致歉,
千萬不要讓人千里迢迢來造訪後,
產生受騙之感,對國家的形象造成傷害。

 

   
照片都是台銀舊舍的現況,
所以我將它叫廢墟。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過去一直深藏於瀧乃湯庭園裡的
「皇太子御渡涉紀念碑」,
因旁邊的金都旅館拆建,
而便於看到了。


民國47年時的金都旅社。


「金都」名號拆掉 停止營業時。


整個建物拆除後。


即將變成溫泉豪宅的接待中心。


北投耆老馮龍華提供的老照片。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連幾日的好天氣,
也不會很冷,
中午飯飽之後上山找小草
當然最主要還是想親自看看小草的石碑及山徑。


第一塊石碑「花落思道」,
到此還算可以,
只爬了一點點石階就到啦。


到第二碑「苔隱心徑」,
已是滿身大汗,
氣也差點喘不過來,
因為爬青春嶺前的好漢坡,
雖然中途休息好多次,
但因為剛吃飽再加上體力不繼,
還好沒有〝掛〞在青春嶺上。


到了小草激賞滿是青苔的石徑,
先前的狼狽一掃而空。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明治29年(1896)日人平田源吾再度來到新北投,
開了全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



第二家溫泉旅館-松濤園也是在新北投。


今日的天狗庵只剩階梯遺蹟了。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出處:北投公學校卒業寫真帖。

在網上文史論談
引起同好熱列討論,
可惜沒有有力的証明,
能夠確定北投神社正確的位置....


逸仙國小內神社遺物-狛犬。
目前用來掛水管,
真是物盡其用啊。


另一隻尾巴斷掉的狛犬被放在樹叢中。


昭和15年北投神社祭典活動。
圖片出處:女巫之湯/新新聞/2000出版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民國50年代國家總動員令反共抗俄北投鎮救國公約。


民國50年代台灣鐵路管理局檢肅匪諜聯保切結對保卡。

有夠緊張的年代啊!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已經消失N年的公路局新北投站,
近日原貌漸漸清晰,
照片為50年左右的新北投站。


新北投為台北近郊一大觀光景點,
從絡繹不絕搭車的人就看的出來。


民國44年公路局新北投站時刻表。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