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站在這裡看台灣(觀察報告) (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912~1926

2006/7/27
文化局來電詢問有關溫泉路73巷史料,
有民眾建議市府廢掉或重規此巷....
上圖為日治時期北投〝溫泉巷〞口(現今光明路及溫泉路73巷路口,舊日稱「溫泉町、湯之町」),
圖左為天狗庵後方是小西屋、再過來為長門屋及沂水園,
不在圖內接下來有瓢蕈屋(今嘉賓閣)、新薈芳、泉屋、金波、新樂園(今水美)、藤屋等。


大正時期(1912-1926)的溫泉町溫泉路口所攝,
圖左為新薈芳後圍牆及後門,
右邊為八起、五十鈴(今綠園)、筑前屋、夜鶴(今牡丹莊)。


民國43年北投地圖,
圖中公園噴水池下方就是溫泉路73巷。

1926~1945

2006/7/27
昭和時期(1926-1945)的湯之町,
當時這區域的地址:
台北州七星郡北投庄北投73番地。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日治時期北投溫泉一直極受青睞,
光復後大批外省人湧入北投觀光或選擇居住於此,
民國50年代起日本觀光客開始多了,
有些人是來探故有些人是來尋歡。
上圖的日文簡介已美景不在,
這是站在奇岩路上所拍攝,
前景的建物是公路、鐵路員工訓練所及員工屋舍,
現屬國有財產局已令住戶遷出要賣掉了,
中間部份為知名溫泉路,
這裡曾有多少悲歡庶民小故事(陳明章〝再會啦!北投〞),
民國68年廢娼後也因而止息風月傳奇,
後方的中正山(之前已有發表http://www.wretch.cc/blog/yehzi59&article_id=2092529),
今日於同地點所見,
心曠神怡的視野只留在舊圖像中了。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光復初新北投景色(原照片為50圓硬幣大小)。


後面的山頭為中正山。


在不是同一舊物販子的書信紙中,
找到多張50元大小新北投老照片,
本來還不太肯定因為地貌已全變了,
回家用放大鏡看真的是新北投沒錯!
拍攝的時間最晚不會超過民國36年,
上上張是公路局新北投站,
而上一張是新北投火車站月台遠處是關渡及觀音山。

第4張照片的現況(2006/7/27)。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蓬萊別館。


新生莊別館(現今荷豐館)。


龍城與龍門(現今水都與美代)。


美華閣(現今亞太)。


嘉賓閣。


別有天。


金谷園。


金台灣。


新年莊。


掬翠園與新生莊新館。


碧瑤(現今太平洋)。


熱海。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日治時期「新樂園」溫泉旅館其位置就是現在北投公園旁的「水美」會館。


「新樂園」帳單,
從字面上可看出都是台菜。


「新薈芳」的帳單。


「嘉義溫泉」的帳單是直接將品名印上,
只要寫金額即可,
其中〝藝妓〞及〝遊興稅〞說明了服務內容。


花街、遊廓都設有檢番來管理,
圖為北投檢番印發的台灣小唄,
唱出台灣是個歡樂地。


日治名店台北城內「江山樓」帳單。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照片是住石牌已退休記者李先生所提供,
由右邊一直接下去共有九張照片。












後方山坡白色地區為貴子坑,
貴重稀少〝北投燒〞磁土就是這裡出產的。


後方為大屯山彙。


後方朦朧的山就是七星山,
可惜紗帽山只入鏡一點點。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明山於日治時期叫草山,
草山的名字一直沿用到民國39年,
退守台灣的先總統蔣公,
很喜愛草山一帶的風光。
有此一說:
草山讓老蔣有〝落草為寇〞的聯想,
喜愛王陽明的他因此命令將草山改稱陽明山。


公路局草山站。


草山郵局及電信局。


空軍草山俱樂部。

草山於民國39年9月8日正式改名陽明山,
到今日許多本省人還是習慣稱草山。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鐵道溫泉線北投驛到新北投驛僅1200公尺。
由北投驛寄到2000公尺內同樣新北投街(1940~1946)的新北投(今日的幽雅路1巷1號),
昭和16年北投郵戳,
小小明信片就有四個北投。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昭和17(1942)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次年三月間,
台北帝大講師-大賀終造著作「馬來語教本」,
由北投台人李清輝的大木書店出版。

教本序:
「數世紀以來,南洋諸島籠罩著妖雲翳日,美英等自稱自由主義的國家,
將侵略磨蹭的毒牙、壓迫的魔手伸入十億東洋民族裡,中飽壓搾著。
鑒於此,我等破邪顯正之鐵槌一敲下,魔手毒牙寸斷破碎,
妖雲邪霧瞬時消散,大東亞共榮圈及宇內光明披被,
我國已是廣大共榮圈唯一指導國,重大的建設榮光擔當起........」

出版社序:
「面對世界史之一大轉換期,我日本帝國本著八紘一宇的大精神,
大東亞戰爭到一段落,皇軍已威風的在支那大陸及南洋等地,
使日章旗迎風的到處所見。
戰時下全國民奮起努力以赴,南洋完備的建設指日可待,
聖戰完成,具備大東亞之盟主帝國........」

從前的人就是被這樣洗腦。

 P.S.原序為日文拉拉渣渣一大篇,只摘譯序文開頭。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草山分館歡迎門其位置於今日中山樓前。


台博於草山設分會場為「觀光館」。
照片攝於草山眾樂園。


台灣觀光廣告。


(圖片出於: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程嘉惠/遠流2004。)
北投庄歡迎門立於今日新北投麥當勞旁及屈臣氏之間位置。


學生於第一會場(公會堂及三線路 )前攝影留念。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阿公今年87歲,
這是當年南洋出征所帶回來唯一的紀念品。(高5cm)


燁子82年由馬祖退伍帶回來的紀念品。(當年馬祖還是〝戰地前線〞)


外公當年於南洋隨身軍歌小冊子(其中的一彩頁)。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港南國味畢業生。


草山眾樂園。


台灣神社明治橋。


太魯閣。


鵝鑾鼻。


關仔嶺。


嘉義貯木場。


新高山。


日月潭玉島神社。


台中公園。

好啦!台灣玩一圈了,
出社會將是另一修業的開始。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照片中背景就是北投公園溜冰場從前有賣店及涼亭。


從新北投火車站進來,
過橋就是溜冰場,
有涼亭與石拱橋。


(民國54年溜冰場賣店及附設茶座)圖片提供/清大徐統教授。


溜冰中的青年徐教授。


涼亭及茶座。


溜冰場一隅。


拆除前的溜冰場(北投纜車站建構中)。


溜冰場曾是北投區民許多活動最理想的場地。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日治時期北投溫泉已是台灣十二勝之一,
來到新北投的遊人,
一定都會於溫泉溪瀧拍照紀念,
可惜的是環境汙染地景改變,
現在幾乎是不可能拍出這樣的照片了。


小草藝術學院提供。


台南明治公學校畢業旅行於公共浴場前的溫泉溪瀧合照。


照片右上現今還在營業的瀧乃湯浴室。


北投耆老馮龍華先生提供。


小草藝術學院提供。


溫泉瀧現況。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陸軍一級上將陳濟堂將軍民國43逝世,
公園式的墓園不但沒有〝怪怪〞的感覺,
許多遊客來北投都會來此遊憩拍照留念。


陳將軍的後人把土地售出、遷移先骸。

照片為93年所攝如今更敗壞、草叢更已淹沒當地了,
此後陳氏族人也過著越來越差的日子,
先祖安息地的風水好像真的會影響子孫!?


墓園入口處一對大石獅,
照片中坐在石獅背上為燁子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


買這片土地的台北市議員,
將牌坊、石碑破壞、石獅移走後,
不久既遭槍殺身亡,
爾後許多傳說也越傳越靈異、越誇張。


民國61年的台語爆笑劇黑膠唱片。


民國45年的景致。
圖片出處:陳濟堂先生紀念集。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台灣的愛國婦人會成立於明治37(1904)年,
最初為在臺日本婦人,
或吸收本地士紳及名望者之妻組成,
從事社會公益活動,
二戰時有受教育的台灣婦女也可加入,
從事軍需用品的生產。


照片為從事救助護理的日籍女仕。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代起新北投地熱谷上方就有許多溫泉旅館,
陸軍偕行社、星之湯、大和旅館都是位在其上的溫泉路,
沿著溫泉路所築的單邊陸橋「湯本橋」。


保存下來的湯本二字。


已經埋沒在新欄杆下的湯本橋。


圖左就是現在的溫泉路,
湯本橋的舊欄杆遠處為大和旅館。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走出新北投捷運站,
眼前大樓披掛著各式俗氣的看板,
好像已成為台灣各地共同的特色了,
無視這些花枝招展的廣告外牆,
逕行走入植物茂盛的北投公園,
樹木長的像森林一樣,
與日治時期的繪葉書(明信片)變得完全不同,
公園裡的棚架走廊因非假日,
未有遇到知名的文物市集,
聽說這裡有許多女巫手藝品,
讓國外訪客讚不絕口,
來北投就算沒有泡湯,
但帶了些藝品也能証明確實來過。

公園溜冰場圍了一道施工圍籬,
爭議多時的投陽纜車終於動工了,
雖然有環評等諸多問題,
已開挖確實也成定局,
想像從纜車上所見沿途的視野應該不錯吧!?
小小的新北投將湧入人潮車潮,
是喜還是憂呢....

繞著工程圍籬,
意外發現已有90多年的石拱橋還存在真是感到慶幸,
這樣的石造拱橋在台灣還沒有第二座呢,
渡過拱橋對面是凱達格蘭館,
接近門口一席冷氣吹來,
歡迎遊人入內參觀,
二樓是平埔族展示館,
只要是居住於台灣四代以上,
幾乎都有平埔族的血統,
但這又是另一則故事了。

沿著公園旁中山路邊,
嶄新又古樸的溫泉博物館,
有著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浴池,
還有一塊碩大的台灣國寶北投石,
當我站在博物館的門口,
纜車越過頭頂交織出一片新舊北投景況。

走下有引導溫泉流水的階梯,
目前仍然營業的新北投最老浴室─瀧乃湯,
庭院裡有一方未成天皇的裕仁來北投渡步過溪的紀念碑,
不過浴室的看守犬並不歡迎陌生人駐足,
牠會張揚舞爪咆以狂吠警告你那是牠的地盤!
北投溪的親水棧道可觀看數個溫泉瀧,
其中在那熱海飯店段的河原,
就是孕育生成北投石之地,
溪畔有小草所立的湯守觀音開光、北投石命名百年紀念碑,
默默記錄著溫泉鄉人文的采風。

《2》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北市北投區是台北盆地漢人最早開發的地方,
跟據調查台北地區最高的七星山上還有史前金字塔遺蹟,
其內通道複雜綿延數十公里,
有人傳說淡水河邊觀音山也是其中一的出入口,
而當地也確有一座史前金字塔,
至目前還未發現相關史料記載,
因此只能當成是史前的遺蹟。

漢人開發台北最早的地區為今石牌、唭哩岸一帶,
1661年漢人初來時為了開墾常與先居於此的原住民平埔族發生爭執,
甚至發生激烈的衝突,
淡水同知於1745 ~1748年立了兩塊界碑,
石牌地名因此由來。

唭哩岸地名是平埔族語海灣之意,
遠古的台北盆地是一片大湖泊,
今於唭哩岸靠陽明大學一帶每有新構工事,
都會挖出許多的貝殼,
證實原住民已於此生活很久;
唭哩岸的慈生宮也是台北地區最早的廟宇,
其內供奉的主神為五谷先帝神農氏,
庇佑著開墾的先民。

北投最早發現有硫磺,
因此1697年郁永河來此開採,
留下一部詳實記載的裨海紀遊,
大屯山彙是一個火山地形,
有許多蒸氣噴出口,
時常瀰漫著煙霧,
凱達格蘭族最初只在淡水河口活動,
他們望著時有冒煙的山頭,
認為一定是有法力高強的女巫在施法,
因此稱此地Pantao意為女巫住的地方,
就是現在的北投,
而早於1628年北投社人就已懂得挖掘硫磺與西班牙人交易了。

1893年西洋人奧李先生發現了北投溫泉,
1896年日人平田源吾於北投開設第一家溫泉旅館,
更是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
因有優質的三種磺泉─青磺、白磺、鐵磺,
浴場、溫泉旅館、俱樂部、招待所相繼興起,
後來更是台灣八景十二勝之一台北近郊北投溫泉,
鐵道部1916年還特別於北淡線上另闢了北投─新北投間溫泉支線。

眼見因溫泉而繁榮的新北投,
天狗庵主人平田源吾心想這麼好的地方一定是有神明護佑,
1905年集眾人捐助而完成的溫泉鄉北投守護神「湯守觀音」開光安座,
同年礦物學家岡本要八郎於北投溫泉溪發現稀有礦石,
這種礦石因北投硫黃谷(地熱谷)溫泉經年沖刷,
成為帶有放射性的石頭,
經國際的認定而定名為「北投石」,
北投也因有這兩件國寶而身名大譟。

北投從先民將之命名就註定是不凡之地了,
有人推測北投地區的史前遺蹟,
是消失的「牟」文明,
它與澎湖虎井海底的十字城廓有關連。
馬階牧師來台宣教時選擇北投山間蓋別墅,
也於今日的中央南路蓋了座教堂,
他也是北台灣最早的教堂之一。
日治時期小小的新北投就有數十間宗教聖地,
有石窟巖洞、廟宇、道觀、佛寺、神社…等,
時至今日北投地區還是各宗教山頭林立之地。

《1》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草山郵戳由小草藝術學院提供。

民國38年7月14日草山管理局成立,
隨著國軍的退守台灣,
依老蔣的指示於民國39年9月8日改為陽明山管理局。


草山管理局直屬省級管轄,
局長由老蔣直接授命,
草山管理局當時只管理士林與北投鎮。


此牌為發給有徵召軍人的家庭,
「征人之家」門牌完整者為圓形下方是編號。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