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新北投地區幾乎各宗各教的廟寺會堂都有,
而且數量之多我猜想有可能是全台密度之冠吧?
新北投天主堂建於民國42年(1953),
彼時林衡道教授於他的文章中還讚賞其建築之壯麗著稱於全省呢。



天主堂外廊。


天主堂內觀。


這樣的角度只能於舊照片中才能看到了。


光復初於光明路看天主堂,
當然現在也已被大樓遮蔽而看不到正面全景。

圖片出於林衡道教授民國56年調查文章。
公路局於天主堂設有候車站。


天主堂站位於新北投站及奇岩新村站之間。


民國60幾年燁子與老爸、小舅舅攝於天主堂前。

95.10.17.拍攝。
新北投天主堂今貌,
外觀應該都沒變吧。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如果依比例,


我最常逛的書店應該是誠品(尤其自從托辣斯旗艦店開張四樓還有一間日文館),


平均兩個星期跑三趟,


第二是龍泉街舊香居古本(日文說法指的是二手書)書店,


兩個星期一趟,


第三是天母紀伊國屋,


一個月一趟,


排第四有太多了,


久久去一次或剛好路過,


而昨日去中山北路就順道逛逛排行第四類的永漢書局。



在書架上一眼就瞧見這本「中華人民生活百貨遊覧」,


跟我收集主題是同屬性〝平民老百姓生活百物〞,


為什麼這樣說咧?


其一老百姓息息相關生活器物有百百種,


較易收集價值不高可便宜買到(其實自己就是小老百姓,這些物品卡熟悉啦),


其二珍品、逸品不是一般人會使用,


且大部份都已在博物館或收藏家手中,


不是我這種小咖碰的起的玩意兒。


回到主題,


這本由日本新潮社1984年出版,


島尾伸三、潮田登久子合著(兩人都是攝影家),


而我買到的是1993年11刷版本(也已是13年前的書了),


最主要他是一本特價書(天!便宜的靠北!請諸公原諒我的粗口),


20幾年前人家阿本仔在書籍的企劃、編輯、設計、排版甚至印刷,


在國際已是執牛耳等級,


日本人的遠見及盯真一直是我學習的對象之一。
火柴篇。


全書共分37篇幅,


內容包括食、衣、住、行、教育及娛樂,


要把全中國包籮萬象都放在書裡當然不可能(除非是大百科全書),


不過重點都有點出已是難得了。
帽子篇。



修理師傅篇。



宣傳畫篇。



手工相片篇。



休閒遊戲篇。



交通工具篇。




不要以為中國大陸目前還是這樣子,


這是一本22年前出版的書吶。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依比例,


我最常逛的書店應該是誠品(尤其自從托辣斯旗艦店開張四樓還有一間日文館),


平均兩個星期跑三趟,


第二是龍泉街舊香居古本(日文說法指的是二手書)書店,


兩個星期一趟,


第三是天母紀伊國屋,


一個月一趟,


排第四有太多了,


久久去一次或剛好路過,


而昨日去中山北路就順道逛逛排行第四類的永漢書局。



在書架上一眼就瞧見這本「中華人民生活百貨遊覧」,


跟我收集主題是同屬性〝平民老百姓生活百物〞,


為什麼這樣說咧?


其一老百姓息息相關生活器物有百百種,


較易收集價值不高可便宜買到(其實自己就是小老百姓,這些物品卡熟悉啦),


其二珍品、逸品不是一般人會使用,


且大部份都已在博物館或收藏家手中,


不是我這種小咖碰的起的玩意兒。


回到主題,


這本由日本新潮社1984年出版,


島尾伸三、潮田登久子合著(兩人都是攝影家),


而我買到的是1993年11刷版本(也已是13年前的書了),


最主要他是一本特價書(天!便宜的靠北!請諸公原諒我的粗口),


20幾年前人家阿本仔在書籍的企劃、編輯、設計、排版甚至印刷,


在國際已是執牛耳等級,


日本人的遠見及盯真一直是我學習的對象之一。
火柴篇。


全書共分37篇幅,


內容包括食、衣、住、行、教育及娛樂,


要把全中國包籮萬象都放在書裡當然不可能(除非是大百科全書),


不過重點都有點出已是難得了。
帽子篇。



修理師傅篇。



宣傳畫篇。



手工相片篇。



休閒遊戲篇。



交通工具篇。




不要以為中國大陸目前還是這樣子,


這是一本22年前出版的書吶。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日治時期開始,


台灣水果王國的美名揚名國際,


一直到現在還是優良農產品的佼佼者。



金蕉之子瞧他笑的多開心。









台灣各地的小吃也是蓋有名聲。






所以生在這片島嶼係不係很幸福咧。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從日治時期開始,


台灣水果王國的美名揚名國際,


一直到現在還是優良農產品的佼佼者。



金蕉之子瞧他笑的多開心。









台灣各地的小吃也是蓋有名聲。






所以生在這片島嶼係不係很幸福咧。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日治初期最早來北投泡湯是一群日本傷兵,
因溫泉有各種神奇的療效,
而台灣溫泉旅社第一人平田源吾也因養病,
於明治28年(1895)慕名來到北投。


「陸軍衛戌病院北投分院」成立於明治31年(1898),
其後於日露戰爭(1904)收容大批的傷者,
彼時台灣北投溫泉已聲名遠播成為靜養地(草山)遊樂境(北投)。

明治41年(1908)軍人假單正面。

休假地點「北投判任團浴場」假單背面。


陸軍偕行社於地熱谷上方溫泉路為高階軍官俱樂部。


昭和17年(1942)由北投分院寄至國內(日本)的明信片,
軍屬單位信件都必需檢查蓋檢閱濟(檢查章),
此郵件到日本後查無此人又退回寄件處(北投),
輾轉的紙片背後或許有一番故事吧。

以下照片皆是95.10.17.拍攝。
今日的陸軍偕行社已改建為私人豪宅別墅。


前陸軍偕行社部份建物今日仍保留原貌,
不過也變成私人住宅用途不明。


在新北投地區到處都看得到陶製(框架為金屬)立標。


日治陸軍衛戌病院北投分院現況,
正門改在新民路上的國軍818醫院這裡就不再使用了。


台北市政府說:
我們已將此列為市定古蹟嘍....
............
............
然後就沒下文了。

mirugu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