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出於昭和5年(1930)北投、草山溫泉案內。
圖片出於昭和5年(1930)北投、草山溫泉案內。
圖片出於昭和5年(1930)北投、草山溫泉案內。
一百零一年前(1905)春分這個時節,
61歲天狗庵主人平田氏坐在庭院,
他望著旅館前三、四個平埔小孩在溫泉溪瀧嬉戲,
回想他的旅館將邁入第十個年頭,
對自己有這番成績感到滿意,
「對於一個聚落從無到有,人們的努力是看的到的,而會有如此的幸福及安定,一定是有神明在護佑著....。」
的確!北投會成為台灣第一的溫泉鄉,
一定是神明特別的眷顧。
同年的9月21日由鐵道部運輸課長村上氏發想、命名的「湯守觀音」,
已經刻好由北投驛搬運至天狗庵的苗圃中暫時奉祀,
台北市的富商桂光氏慷慨捐贈一座觀音堂,
而湯守觀音也於10月17日開光,
從此護佑著溫泉鄉新北投。
去年小草阿德發起立碑紀念,
跑遍了北投區公所及區民團體希望大家能共襄盛舉,
很高興 雖然募不到經費,
但非凡意義的百年紀念碑還是立起來了,
提醒這百年來溫泉溪仍然潺潺潔淨我們身 心 靈。
阿德用如小草般堅毅的力量,
整理、創作屬於我們寶島的共同記憶,
他沒有百年前平田氏如此的優渥,
而且他除了藝術家還有另一個時髦的身份─卡奴,
但他不會因為這樣的窘境而止熄對這土地的熱情。
我跟阿德信步在他工作室的後花園(陽明山公園),
他說:「一百年前日本人創造出湯守觀音,一百年後我們應該也要製作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守護神。」
對於藝術家的浪漫我心有同感:「我也有想過,但我覺得一定要是神像嗎?一種形象不可以嗎?如狗就代表忠心、護主,像日本的はち公。」
阿德:「我覺得人的形象較好,而且是女性的,因為畢竟生命都是從母親的肚子裡孕育而出的呀。」
聽阿德簡短又很有道理的說著我真是信服:「那這次石像刻好,你有想到要立在那嗎?」
「前一陣子我有去大磺嘴附近探勘過,發現一個溫泉小小湧出口,我覺得那個地方可以考慮,而且那也是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讓我聯想到可用〝女媧〞來造像。」
我覺得真是佩服他的創意:「你是說造人、補天的女媧?」
「對啊,北投文史工作及畫漫畫的你,這個女媧設計就交給你嘍!」
「咦~?不行啦!還是由你設計啦,整個都是你的構想,你比較知道怎麼做,我還是出一點錢就好啦!」我慌張著回答。
「你不要客氣了,湯守觀音也是因為你我才知道的啊,自稱是〝巴島郎〞這個設計你更是當任。」
離上次的討論已過了幾個月了,
忙完了手邊的事 翻起收集的資料,
雖然女媧補天的故事好像知道,
真要想內容卻都忘光了,
許多版本都幾乎雷同而且故事簡單,
直到看了魯迅「故事新編─補天」,
決定就用這基礎作為發想;
在這裡讀到一隊在海上游玩巨鼈,
女媧將她造的一部份人及山囑巨鼈們駝到平穩點的地方....
「嗯~跟我們原住民的故事有點像,台灣就是在巨龜的背上。」
....女媧原本要用和天一色的純青石,
然而地上沒有這麼多....於是攙白石、紅的黃的....
「耶~這樣的石頭不就跟硫磺及磺溪的石頭很像!」
我真是佩服阿德的沒話講,
能跟他合作真好,
我會盡力設計的,
我們一起加油,
讓我們共同付予這個時代新的守護神。
新北投火車站旁的大屯旅館。
沂水園。
新薈芳。
金谷園。
新秀閣。
水月莊。
金台灣。
新生莊。
金門。
別有天。
迎賓閣。
月光莊。
圖片出於民國43年再版的「閒話北投」。
國中時期正流行「北斗神拳」,
(厚~已經是二十年前了吶!)
上課時用原子筆畫在實驗課作業簿的〝世紀末救世主北斗傳人-倫斯〞,
當時只畫上半身到腰帶,
後來再畫下半身時已隔了一年多 看的出來後來畫的狠混嘍。
十年前幫雜誌畫的插圖,
我還畫主角穿〝地球防衛隊〞的夾克呢!
啥?不知道!阿你沒看過超人力霸王喔!
同樣也是雜誌插畫,
畫什麼主題?嗯~忘了!
那時真的無聊透了,
於是就有這張畫嘍。
那年在加拿大風景美的讓人想唱歌,
素描本記錄了那種心情。
這篇網路留言是小草轉寄的,
覺的很不錯,
特別轉貼跟大家分享,
原留言刊於:http://blog.chinatimes.com/chou23/archive/2006/03/04/44274.html?page=4#FeedBack
而這位署名「仍在遊戲」先生,
燁子仍在努力聯繫中,
先斬後奏貼他的留言還是希望他的允許。
2006-03-05 06:16 by 仍在遊戲
看完這兩天的台韓、台日大戰,心中覺得很鼻酸。不只是棒球運動,台灣的各行各業都有著致命的病源:短視。這當然不像 SARS 風暴一樣會立刻造成社會嚴重動盪,但若長期以往,台灣活力將會慢慢枯萎終將窒息。
不知為什麼,我心中突然回憶起約六年前的一個往事,看官們不曉得能不能看出我這親身小故事和今天台灣棒運處境的關連。
當時,我剛退伍。本著對電玩娛樂產業的熱忱及自身所具備的軟體發展專業技能,我前往一家看似有著不錯潛力的本土電玩軟體開發商進行面試,希望能有機會得到產品企畫的職務。當時與我進行面試的是這家公司的企畫部資深經理。面試時,他把我的履歷表來來回回看了幾次,然後皺著眉頭問我:
「像你這樣的國立大學畢業生,為什麼不去科學園區工作,要來幹遊戲軟體開發這行?」
我聽了後,頓時啞口無言。「如果你認為我還算是個人才,當我有意願與你一起打拼,難道不值得你高興嗎?」我心想。
那位經理接著說:「你一定是想:有朝一日要能做出像"太空戰士"或"特工神諜"系列的經典作品吧?如果是這樣,你實在是大錯特錯!我看你也是個內行人,我就跟你講明白吧:幾乎全台灣的本土電玩商的政策就是:用已經完成的程式架構,不斷地換上新的故事流程後,稍微加工便成為新產品。只要多花點心思在宣傳上,平均大概就可以賣個一兩萬套。這其中的利潤,差不多剛好可以支付後面一兩年份的員工薪水,直到另一套 "新產品" 的完成。所以,去年我們公司推出 "四國演義" ,目前我們正在開發 "火滸傳" ,因為架構幾乎相同,大概再過幾個月就可以上市了。你如果想要公司投入更多資金及時間開發所謂一流的產品,就算我同意,老闆也不肯。這樣做太冒險了。我們挺講求 "快速資本回收" ,你能瞭解嗎?」
我聽到這,已經心如槁木。這位很坦白的經理最後還給了我一些很坦白的資訊及建議:
「我覺得你還是去科學園區找個三四萬月薪的工作比較好。我這邊的企畫,工作其實很簡單:去翻翻歷史小說、弄出個劇本,然後把劇本打字進已經設定好的電腦資料庫內就行了。說實話,與其注重企畫人員的創意及溝通執行能力,我還比較在意他們的打字速度!我們員工的薪水我不方便跟你透露太多,不過很誠懇的建議你:去科學園區對你會好得多!老實說,即使我現在用你,我也不覺得你會在我們這公司待得久。」
我聽完後,稍稍整理一下思緒,慢慢地起身、道謝後離開。
已經六年了,我不曉得遊戲軟體開發產業是否有所進步,但是我卻看到同樣的短視心態在各行各業間未遭到任何抵抗地蔓延。職棒界,從球迷、經營者、教練、球員、贊助廠商,大概無一不犯此惡疾。
我實在不想舉國外球星與球隊的狀況來做比較,但是我實在找不出國內有何球星與球團能在精神與實務層面與之抗衡。以日本看板球星鈴木一朗為例,他現在已經揚名立萬,但是各位有看到他對每場球賽的專注力及每天場下持續的苦練嗎?如果把一朗從成名前到成名後的現在的訓練量加諸在任何國內球星的身上,有多少人在精神與體力上負荷得了?「技不如人」應該是更嚴格的精神、肉體、與制度創新磨練的起點,不應該是自我解嘲的終點。
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在這邊發表意見、對棒運發展失望的人,其實手中都握有著小小的選擇權,不一定與棒球相關,但是只要對這小小的選擇權有體認與堅持,久而久之,社會風氣與民族性是可以改變的!
想想看: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已經是組織中的中低層幹部?多少人手中已經握有小小的決定權?我們可以從我們自己先做起,改掉短視的習性,用這小小的決定權做些小小的正確的改變。我們可能可以幫公司雇用些真正有用的人、可能可以幫公司同仁訂購好吃健康的便當、也可能可以堅持底下所負責的組員一定要繳交沒有錯別字的報告。這些決定或改變現在雖小,但是至少可以保持讓我們的心不至於隨著年紀增長或上頭的無能而死去。老幹部們遲早是要交棒的,如果屆時我們心還未死,我們就有能力作更大更正確的決定。而當初我們還是小幹部時所做的小正確決定及提攜的小人物,就能讓整個組織及社會往更好的方向走去。
我不喜歡謾罵。我只知道大家應該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做些能力所及對長遠將來有好處的事情。我認為大家不應該因 "不差我一票" 的想法就不去投票或不仔細篩選理想的候選人,因為這些人將來就會主導許多重大的政策,包我們所喜愛的棒球。我知道大家今天明天的作為不會對後天大後天的社會有任何幫助,但是我相信隨著年紀及職位的增長,小小的理念及堅持可以慢慢傳出去終至改變整個社會。
如果各位相信台灣的高齡、高層各級幹部已經僵化,那再多的口水也喚不回他們的心。我們這群年紀不上不下的人,不應該老是花心思尋找「誰是下一個台灣希望」然後感嘆「台灣沒有下一個希望」、「我們技不如人」。我們應該體認到「我們自己就是台灣新希望」。就像我之前所說的,體驗到「技不如人」不應該是終點,這種體認應該只是個起點。我們要努力讓自己的心不死,在等待老一輩凋零的時間裡,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只要保持自己的信念,等機會來了,發光發熱將不會只是空頭夢話。
那麼,以棒球為例,我們真的如一朗所說,要三十年才能追上?我不這麼認為。孫逸仙先生老早就講過:「余觀現代之勢,近百年之發展勝於過去千年,近十年之發展勝於過去百年。」隨著科技及教育的普及,任何有新發展的領域,只要有心有認知,大多是很快可以趕上的。在那個混亂的十九世紀末,明治維新運動花了近五十年的時間使日本成為超極強國,二次世界大戰後從廢墟中重建,也不過又是另一個五十年。南韓從先前經濟大崩盤中重新站起成為欣欣向榮的強盛經濟體,也不過就花了十年時間。台灣不是已經成為半個廢墟的伊拉克,也不是內部陰謀洶湧的菲律賓,我實在看不出任合理由我們需要花上三十年來改造社會風氣。
我只希望,大家善用手中的小小決定權,對任何事,做出小小的正確決定。這樣,我們是可以慢慢將社會引向我們所希望的方向的!
最後這一句我覺得好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