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05/05/15:05 已遭怪手鏟到一邊,
只剩石椅板。
日治時期北投公園有數十座石椅,
後面的拱橋就是前一篇「震洋隊員在北投」第二張照片同一座橋。
今日的石椅只剩三張,
兩張在北投纜車站的工地裡。
一張在圍籬外邊應該能保留下來吧!?
另一個日治時期留下的水池(此照片為光復後所攝)。
日治時期新北投新薈芳溫泉旅館寫真部攝。
今日(2006/4/16)的面貌,
過一陣子就要整個消逝了。
2006/05/05/15:05 已遭怪手鏟到一邊,
只剩石椅板。
日治時期北投公園有數十座石椅,
後面的拱橋就是前一篇「震洋隊員在北投」第二張照片同一座橋。
今日的石椅只剩三張,
兩張在北投纜車站的工地裡。
一張在圍籬外邊應該能保留下來吧!?
另一個日治時期留下的水池(此照片為光復後所攝)。
日治時期新北投新薈芳溫泉旅館寫真部攝。
今日(2006/4/16)的面貌,
過一陣子就要整個消逝了。
一生投入台灣自由的李友邦,
抗戰時期組成「台灣義勇隊」,
同時也組台灣子弟兵「台灣少年團」。
在大陸被授予國軍少將軍銜,
實質有軍權並是台籍人士中位階最高的,
於福建訓練「台灣少年團」宣傳抗日與醫療服務的工作。
此外李友邦還成立「台灣獨立革命黨」,
重慶會議中壁上的標語:
出錢勞軍爭取抗戰勝利!
標語其二:
戰士流血殺敵,我們出錢勞軍。
圖片出處:
世紀台灣1952/大地地理文化/2001出版
一生投入台灣自由的李友邦,
抗戰時期組成「台灣義勇隊」,
同時也組台灣子弟兵「台灣少年團」。
在大陸被授予國軍少將軍銜,
實質有軍權並是台籍人士中位階最高的,
於福建訓練「台灣少年團」宣傳抗日與醫療服務的工作。
此外李友邦還成立「台灣獨立革命黨」,
重慶會議中壁上的標語:
出錢勞軍爭取抗戰勝利!
標語其二:
戰士流血殺敵,我們出錢勞軍。
圖片出處:
世紀台灣1952/大地地理文化/2001出版
北纜開挖。
溜冰場旁93歲小水塘95年4月12日13:00宣佈死亡。
移除的樹木。
北投名人陳明章老師信步而來。
「嗯!!樹仔奈e動嘎加裡害?」
又一顆被吊起的大樹。
北纜開挖。
溜冰場旁93歲小水塘95年4月12日13:00宣佈死亡。
移除的樹木。
北投名人陳明章老師信步而來。
「嗯!!樹仔奈e動嘎加裡害?」
又一顆被吊起的大樹。
現代讀本第三卷第五號/日本文藝社/昭和32年(1957)。
1945年8月第25隊第4艇震洋隊員攝於北投公園拱橋。
二戰末也是台灣光復同年(1945),日本特別攻擊隊「震洋隊」第102、105部隊基地設於江頭(關渡),其中第105震洋特攻隊還有十多名台灣志願兵,同「神風特攻隊」一樣,都是自殺部隊,戰末時日軍節節敗退,兵員死傷慘烈,最後連16、17歲的少年都要上戰場。「神風」是以飛機做自殺式攻擊,而「震洋」是將爆藥裝於艇首,用高速撞擊敵方艦艇,同樣慘烈。
這群少年兵於任務前於北投公園攝影留念。感慨出生的時代,青春瞬息凋零。
北投公園及公共浴場興建者台北廳長井村大吉像前留影。
北投公學校校長遠山巖屋舍前。
北投溪溫泉瀧前的震洋隊員。
照片出於:
人間兵器震洋特別攻擊隊/震洋會編/国書刊行會/平成2年出版
感謝「複國會」陳大宇先生提供此書。